由於視障者外出所需面對的風險和心理壓力大,容易形成無形障礙而減少活動,在運動量不足及高齡視障人口逐漸增長的情況下,肌少症是視障者們不得不慎防的問題。肌少症的症狀為肌肉重量逐漸下滑,進而出現行動遲緩、容易跌倒等情況。物理治療師——洪岳裕在講座上,授予學員了解肌少症相關衛教知識、預防方法,從日常簡單的動作及姿勢來鍛鍊肌力,讓視障朋友們遠離健康「危肌」。
用手指握住小腿肚自我檢測肌少症。
66歲的張秀鳳患有免疫風濕疾病,十多年前因藥物副作用導致不可逆的視神經萎縮,平時雖有固定上瑜珈課,小腿肌仍日漸瘦弱。洪老師特別設計的起立坐下阻力訓練,專注於腳趾、足弓與腳掌三個支撐點的平均受力,不僅能提升腿部肌耐力,還能預防高齡骨質疏鬆,一口氣做了3組練習後,秀鳳驚訝的表示膝蓋竟一點都不會感到負擔。
腳趾肌肉訓練-剪刀石頭布。
講座尾聲學員們熱烈的向老師反饋心得,以往在電視中聽到運動示範,擔心受傷都不太敢跟著做,也不確定是否做得正確,而這次課程視障朋友可透過生活中的基本動作,以最舒適的節奏與呼吸實行訓練,為每個階段的自己做好最健康的準備。
洪老師從旁替每位學員調整正確姿勢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辦理臺北市廣慈視障者生活重建中心
經費來源:臺北市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