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夜盲、到視網膜色素病變

 

朱先生自小就有夜盲症,直到高中時接受檢查才知道自己是罹患了視網膜色素病變。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左右兩眼都有了白內障(右眼已經開過刀、換過水晶體)。朱先生說看東西時會有扭曲狀,但檢查後又不是黃斑部造成的影響,所以關於這點是原因不明。視網膜色素病變會造成一個很典型的症狀,就是視野變小,他的視野只有10度、也就是一般稱的「管狀視野」,找東西和看路時感到特別辛苦。

 

電腦操作

  朱先生、33歲,自營工作室接案。左右兩眼優眼視力是0.3、0.1,由於工作上要密集操作電腦,遇到較小的字體時會先把字體放大,也會啟用即時放大畫面的設定來協助。

 

夜盲、畏光與眩光

    除了小東西看不清楚,光線的改變也造成他很大的困擾。

    在戶外亮度高的時候,視線更加變得不清不明。他說「只要是照明不一樣、光線有變化都會影響當下的判斷,眼睛也會感到不舒適。」他舉例「在人行道和騎樓光線交錯的地點」、「大樓和行道樹的陰影」、「室內、外進出的明暗變化」等等,己會讓他行動停頓,不知所措。因為夜盲的緣故,他也會避免夜間外出,他曾在不得已下出門,遇到暗巷時行動困難重重,加上管狀視野,朱先生因而行走速度相當緩慢,視力最佳的時刻反而是陰天

 

包覆式濾光眼鏡

    第一優先要把畏光等光敏感問題改善。

    朱先生選擇棕色的戶外濾鏡、在遮光的同時還可保留視覺清晰度;觀看電腦螢幕時選用了橘色的濾鏡,可以強化圖片、字體的邊緣輪廓,同時增強物體對比,細節變化看得較多,確保該有的視覺能力可以發揮出來。

 

電腦輔具課程

  第二是接受「電腦輔具課程」的訓練,先調整螢幕顏色(強化對比度)解析度(讓畫面變大),再同時開啟語音軟體,讓電腦可以自行朗讀多字的訊息和文章,這就解決了閱讀速度緩慢的問題。

 

定向行動課程

    外出會遇到的困難,主要受到視野窄小的限制,白天時因為強光讓物體都曝光白霧化、夜間又形同盲人,因此「定向行動課程」的訓練,就有助於強化社區環境與陌生地區的行動能力。定向行動課程不僅僅是透過手杖輔助行走,還會加入感官判斷,讓高個子的朱先生能透過手杖探測較低的樓階,提升獨自外出的安全保障。

 

閱讀輔具的輔助
  朱先生的裸視視力0.1,可以在45公分距離辨識電腦20號字體,戴上近用眼鏡後,左眼視力可提升到0.3,30公分距離就能辨識電腦8號字體。3.5倍的LED燈照明式放大鏡一方面輔助觀看小字的清晰度、一方面又提升視覺舒適感,閱讀的疲憊感不那麼明顯了。

 

低視能服務,除了發揮在驗光、功能性視覺評估、輔具推介與試用上,也積極地與重建技能學習、輔具教導、居家環境或職場環境改善建議等多項服務保持聯繫與轉介關係。

因為視覺的損傷是長期的,正確地功能性視覺運用卻可以找出對的方法,提升終身生活的便利性。許多視力缺損的患者,因為視力降低了,對視覺的生活應用容易產生「差不多看得到/看不到」、「沒差!」的心態,因此往往也遺忘了自己的視覺功能仍然可以透過輔具和運用策略獲得提升。


低視能中心備有完整的檢測設備、專業的評估人員、多樣的輔具與經驗豐富的解決策略,就是為了能協助低視能者患者認識自己視覺功能和應用輔具、改善策略等目標,提升生活品質。

 

 

◎我們提供專人諮詢服務,幫助您更了解專為視力不便者設計的課程。歡迎點擊這裡立即申請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