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愛盲服務 > 低視能服務 > 常見低視能疾病 > 低視能常見視覺困擾與視覺模擬

愛盲服務

Our Service

:::
低視能常見視覺困擾與視覺模擬
2017/06/14

亮度

  低視能患者常會對光感到「刺眼」與「不舒適」,「太亮很刺眼,張不開」、「太暗看不到」,甚至會有「辦公室太亮不舒服,但是辦公桌照明又不夠」的矛盾感。「正確的照明」不是開燈或關燈的問題,而是要達到「舒適」環境的最低限度,這是低視能患者經常感到困擾的一環。 

  罹患與視網膜有關疾病、或白化症患者常會有「對光過度敏感」的問題,例如與黃斑部病變患者一同進入晚宴餐廳,昏黃的燈光、投射在牆壁的照明將餐廳妝點得浪漫,卻讓黃斑部病變患者抱怨無法看清楚菜色、不足的照明使得餐盤與顏色相近的桌巾融為一體不容易判別,餐點的顏色也因此顯得鮮豔度下降致使食慾大減。 

  不同的活動需要不同功能的照明,是對光敏感者需特別留意之處。溫和的環境照明、明亮的桌面光源,可以適度提高辦公業務(近距離作業)的視覺舒適度;在電腦操作的過程中,卻不能讓桌燈直射電腦螢幕。光源投射的強度問題,也可能會引起眩光的影響,其中一種眩光可視為是直接光源投射在物體上的另一種反射光,此時低視能患者會連同目標物都難以注視;一般人對環境照明的直接光源可能沒有太多感覺(如百貨公司的光源普遍較為明亮),低視能患者並非故意去用眼直視光源,但卻很容易感到不舒適。 

  光線的問題需要檢視低視能患者所在的環境、執行任務時間的長短、環境能否調整的因素、自己可自備調整光線舒適度的隨身工具等才能妥善地解決光線造成的困擾。

尺寸

  低視能患者需要放大鏡或擴視機協助將目標物、文字放大,這樣才「看得到」。物體尺寸的大小可以幫助「看見輪廓」、「看見物體」,但不能改變低視能患者眼中的「清晰度」。大家都瞭解物體愈大愈容易/輕鬆觀看,但其實尺寸與距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當字體小而不清楚時,一般人會把文件拉近,此時意味著字體的尺寸在視角中是放大的;但是低視能患者把文件拉近也看不清楚,所以要將字體放大,直到視力可以「容易看到」為止。每一位低視能患者能接受的字體最小值是不同的,可能會是電腦字體的「16號字」、或「80號字」,差異也可能很大。 

  特殊教育中提供低視能學生一種大字本教科書,是將一般教科書的頁面(文字與圖片)等比例放大,目的就是方便低視能學生可以無須透過輔具直接閱讀;有些學生的需求即使連大字本都無法滿足,就必須藉助放大鏡或擴視機再行放大才能進行閱讀。 

  尺寸越大雖然可以越容易看得到,但並非所有的人都適用。例如低視能患者還同時合併有視野缺損的問題,字體過大超出視野範圍時反而會造成閱讀障礙;尺寸大方便看,但是文章如果需要連續性地閱讀,也不適合放得過大,會減緩閱讀速度。 

  放大的模式有很多種,放大鏡是一般人熟知的工具。但放大鏡的光學限制是放得愈大,其可視範圍愈小,因此每次能看得到的字反而少了、要一次看到物件的全面性降低。在輔助工具中,擴視機能提高放大鏡的功能,擴視機能將物體或文件放大到40倍以上,因此能夠調整的彈性也就更高。

 

顏色

  「我有遺傳性色盲」,「我是紅綠色盲」!單純患有色盲的人不等於是低視能患者,但是許多低視能患者在顏色的辨識敏感度上會受到影響,例如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的人,白內障患者也可能會認知所看的物體「顏色變淡了」。因此不同眼疾患者會有不同的顏色辨識影響程度,有些人完全不受影響、有些人對粉色系列無法辨別、有些人在不同程度照明下會看到不一樣的色彩、有些人是單看顏色感到困擾而配上黑色對照就可以辨識無誤。低視能患者真正全色盲的人不多,對部分顏色不易辨識的比較多見。 

  最常產生色弱的疾病為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視網膜退化等視網膜相關的眼疾,那是因為視網膜是感應外界光影變化與顏色主要的部分,一旦受到關鍵性的傷害,就會使得辨識顏色功能出狀況。許多患者是在分辨色系時產生困擾,例如紅色與橙色、棕色與與橙色、橙色與黃色、黑色與深藍色;在無法辨識的色彩部分,色弱者也有一大部分呈現出對藍色、紫色與棕色疑惑的情形。 

  色彩辨識困難,在生活上可能會發生哪一些困擾或限制呢?多數患者認為在生活上其實不受影響,因為一般生活物品的使用有慣性、在平日生活中非要顏色作為辨識的狀況也極為少見,因為就連紅綠燈也有規律性可循,可使用其他的方法來替代色弱的不便。患者認為在工作上會面臨的色彩問題比較嚴重,例如A先生的工作需要以化學粉末或顆粒去調製成品,裝原料的罐子就是以顏色做區分的。A先生雖然可利用標籤上的文字做區分,但是與同事相比速度慢了兩三倍,色弱對A先生來說,在工作效率上產生的困擾是關鍵點。但遇到這種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辨識,製作色環來比對原料罐、或置換相近顏色罐子的位置等方式,都還是可以找到順利解決的方法。

 

對比 

  低視能患者因為清晰度已受影響,所以連帶地環境光影、顏色、尺寸、距離等的視物影響就會更大。當對比度下降時,明顯地會影響目標物的判讀,這對罹患有白內障、青光眼、視神經炎、糖尿病導致視網膜疾病、黃斑部疾病者影響較大。 

  對比敏感度低時,患者在閱讀有底圖的文字、書籍會產生困擾,在照片或圖片中,主題也不容易凸顯而造成判讀時間拉長。許多人會出現的狀況有兩種,第一種是完全無法判讀,例如碳粉不足的影印文件;物體與背景融為一體,如白色的洗手台與白色的牆壁或柱子、或烈陽下透明的門窗;單色的LCD螢幕(許多影印機上都有此裝置)。第二種是看得到區塊、看不清楚邊界與輪廓,導致判讀時間拉長、判讀正確度下降和眼睛感到吃力,如在黃底色上標上綠色或灰色字、色調一致的衣服與扣子等、放置一段時間的統一發票等。 

  放大鏡可以增加物體的尺寸提高能見度,但卻不能改變物體的對比度。具體改善對比度的方式是增加物體與環境的對比顏色或照明,例如在白色馬克杯底下墊上紅色或黑色的墊子,強化環境的照明也會有幫助。對於文件、書籍或雜誌等無法改變的物件則可透過擴視機改善,擴視機可將所視畫面以不同的顏色對比顯示(如將白底黑字調整成藍底黃字、黑底白字)或以數位方式強化對比度,使得黑的更黑、白的更白而更容易辨識。電腦也有類似功能可協助低視能患者改善對比問題。

 

視覺模擬圖

 

視覺現象

街景圖例

文字圖例

原圖

 街景原圖  文字原圖

視力模糊

 視力模糊(街景)  視力模糊(文字)

說明:能見公車、垃圾桶、路人或文字的外型輪廓,但無法辨識細節

常見疾病: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相關疾病、視神經損傷

色調改變

 色調改變(街景)  色調改變(文字)

說明:對顏色的分辨能力降低,若印刷物顏色較淡或顏色相近便難以辨識

常見疾病: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色素病變、視網膜剝離

扭曲變形

 扭曲變形(街景)  扭曲變形(文字)

說明:變形會影響對物體形狀、距離、位置等的判斷,例如:階梯或路面的落差

常見疾病:(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

 

視覺現象

街景圖例

文字圖例

原圖

 街景原圖  文字原圖

中央
視野缺損

 中央視野缺損(街景)  中央視野缺損(文字)

說明:無法辨識位於視野正中央的事物

常見疾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周邊
視野缺損

 周邊視野缺損(街景)  周邊視野缺損(文字)

說明:搜尋與追跡能力受到影響,難捕捉到移動中的物體;閱讀時則容易跳行

常見疾病:青光眼、視網膜剝離、視網膜色素病變

破碎視野

 破碎視野(街景)  破碎視野(文字)

說明:看到的物體或文字不完整,容易造成資訊遺漏

常見疾病:飛蚊症(嚴重)、視神經受損

 

視覺現象

街景圖例

文字圖例

原圖

 街景原圖  文字原圖

單側視野缺損
(上側)

 上側視野缺損(街景)  上側視野缺損(文字)

單側視野缺損
(下側)

 下側視野缺損(街景)  下側視野缺損(文字)

上、下側
視野缺損

說明:難以搜尋或辨識視野缺損方向的物體,行走時易發生擦撞或跌倒危險

常見疾病:青光眼、視網膜剝離、視網膜色素病變

 

視覺現象

街景圖例

文字圖例

原圖

 街景原圖  文字原圖

單側視野缺損
(左側)

 左側視野缺損(街景)  左側視野缺損(文字)

單側
視野缺損
(右側)

 右側視野缺損(街景)  右側視野缺損(文字)

左、右側
視野缺損

說明:難以搜尋或辨識視野缺損方向的物體,行走時易發生擦撞或跌倒危險

常見疾病:腦部疾病